小型盆栽

全力绘就“4211”美好蓝图

时间:2024-05-19 03:33:55 来源:小型盆栽

  “从无到有”成功打造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电源电子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新培育10个全国名特优新、总量居全省第1,广东种业大会粤北分会连续两年在翁源举办;成功争取1项国家级试点、13项省级改革试点,入选全省首批、粤北唯一的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和全省镇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改革中唯一的县域试点……“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韶关翁源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谋在实、干在先,以头号力度推动头号工程,开创了县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5月9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通报了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翁源县获评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

  2023年初,翁源县提出“4211”工作目标,即到2027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新增200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全市第一。今年,作为全省27个进位类县(市)之一的翁源县,交出了诚意满满的答卷。

  “创新药”一词,今年首次进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翁源县便以便捷的交通网络、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注意。

  “瑞石创新原料药一期项目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于2022年12月正式动工,预计今年6月具备生产条件。”广东瑞石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广东瑞石制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创新化学原料药的研发和原料药新品种放大生产,是第一家落户在翁源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的企业。

  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是翁源县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突破口,换道领跑打造新的县域经济增长极的一次尝试,将工业主导产业从化工涂料转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创新原料药。

  短短一年多时间,翁源实现了“从无到有”,成立创新原料药孵化园工作专班,创新原料药产业园获评全省唯一“原料药监管创新基地”。如今,已有4家企业入驻,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

  谈到如何把握翁源发展节奏,翁源县委书记高忠思路清晰,“关键还是要招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既要服务好现有企业、释放更大产能,又要‘走出去’招引更多、更大、更好的企业。”

  拓平台引项目,是构筑翁源高水平发展的坚实基础。通过掀起“招商攻坚年”行动热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3月,翁源县完成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0个,合同投资额22.7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5个;19个项目已落地开工(本年新签约新开工18个),合计完成年度投资额9.72亿元。

  眼下,“一区多园”工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万洋众创城引进中小制造业企业36家(含高新企业4家);电源电子产业园集聚金悦诚、金悦通等4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下一步,还是围绕加快构建创新原料药、电源电子和万洋众创城三大百亿级产业平台,努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35个、总投资额130亿元以上,全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高忠表示。

  走进翁城农业公园项目(总部艺术研学接待服务中心),这个曾经闲置的长圳小学旧址,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民宿。

  据介绍,该项目是翁源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由翁城镇和驻翁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同谋划打造的高水平发展“新引擎”。经过一年多的谋划和建设,该项目总部艺术研学接待服务中心目前已成为涵盖餐饮、接待、住宿、会务等功能的基地,用以承接研学活动及满足商务、旅游、休闲等服务需求。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翁源县翁城镇围绕“争创广东省典型镇示范样板”目标,推进镇村面貌提升,走出一条非县城中心镇和带动乡村融合发展的“翁城路径”。

  在典型镇的选择上,翁源县委努力破解翁西片区有产无城的困境,选择了翁源经济开发区的核心所在地的翁城镇,并选取相邻的官渡镇、新江镇作为今年新增典型镇,更好统筹三个镇的规划布局和要素配置,连片提升三个镇的总实力。紧紧抓住构建“翁西产城融合核心区”、韶关融湾南部平台中心城镇和县城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进程。

  “古邑新韵,绽放翁城”,除了现代化的经济开发区外,翁城镇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从自然景观、特色建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上挖掘特色,推进“产城”“城乡”双融合。粤北地区第一个4A级农业公园——翁城农业公园的打造,正是翁城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创新项目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主平台”。

  在打造典型镇村工作中,翁源注重激活镇村“静止资源”“沉睡资产”,将县镇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据了解,翁城镇作为首批典型镇,龙仙镇青云村、江尾镇连溪村、南塘村、松岗村、坝仔镇珍珠村、翁城镇明星村作为首批典型村,在镇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圩镇“七个一”、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方面狠下功夫,翁城镇获省培育资金总额排名全市第一,龙仙镇上榜广东“百强镇”名单。典型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2.76%,青云村、连溪村在全市“百千万工程”标兵村“打擂比武”活动中均获一等奖。

  2023年以来,翁源县8个镇新增产业投资项目61个、计划投资额17.56亿元,江尾、新江、铁龙镇在全市镇域经济考评中从末位梯队分别进入红榜名单(同类镇)。此外,创新培育28个试点村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156个行政村新增189个高的附加价值“种养+文旅”产业项目,新建23个共富车间,目前已有9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占比58.97%)。

  过去两年来,翁源连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举全县之力打造县域最优营商环境,创新出台《翁源县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二十条》等政策。今年,翁源县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粤北唯一的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在2022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年”的基础上,翁源县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先后出台支持镇域经济发展措施十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二十条。

  “我们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改革创新的主战场,充分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高忠表示,翁源正在全县推行135项切口小、见效快的“微改革”“微创新”事项,深化拓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纵向帮扶和东莞厚街镇横向帮扶力量,逐步解决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全方位打通县域发展堵点难点。

  在镇域经济发展方面,翁源率先探索开展乡镇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翁源县支持镇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措施十条》等文件,在乡镇创税、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予资金奖惩,在财权方面为乡镇解缚松绑,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方面为乡镇扩权,成为全省镇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改革中唯一的县级试点。

  在商贸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构建高效惠民、集约共享、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建成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日均处理量超3万件的1个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配置3个镇级共配中心等,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和便民物流服务通达覆盖率均达100%。“搭建三级物流体系、力助进城”服务品牌项目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获国家部委作为典型案例复制推广。翁源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级县域商业行动示范县。

  在金融创新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结合特色产业创新开发“兰花贷”“厂房贷”等金融理财产品,增强县域“造血”功能。其中,“兰花贷”被省农信联社评为“明星信贷产品”。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锚定“4211”工作目标,翁源向社会各界发出邀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请企业家来检验。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11亿元、增长5.5%,经济总量由韶关市第6位提升至第5位

  ●1—3月完成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0个,合同投资额22.7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5个

  ●19个项目已落地开工(本年新签约新开工18个),合计完成年度投资额9.72亿元

  ●省、市重点项目方面,完成投资5.23亿元、6.63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46.3%、25.41%

  ●2023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其中9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占比58.97%)

  ●2023年以来,8个镇新增产业投资项目61个、计划投资额17.56亿元

  ●江尾、新江、铁龙镇在全市镇域经济考评中从末位梯队分别进入红榜名单(同类镇)

  翁源县山水秀丽,物产丰饶,素有“仙邑”之美誉,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第一县”的名头也愈发响亮。

  近年来,翁源县深入挖掘农文旅资源,2021年成功被认定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塑造了“兰韵翁源·诗画田园”的旅游形象。当前,翁源县以兰花产业为核心,诗书画艺术、乡村旅游为特色,全方面推进建设大湾区生态体验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4月底,翁源县举办首届韶台兰花文化创意交流活动,围绕兰花产业转型升级、兰文化传承和发扬等展开讨论,推动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兰花种植培养面积3.5万亩,品种达1000余种,年产值超30亿元,国兰供应量超全国供应量60%,是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兰花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管委会负责的人介绍,翁源兰花产业历时20余年发展,实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

  引人才强技术,翁源推动成立省农科院翁源专家工作站、博士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指导建立16家种苗组培实验室,拥有发明专利33项、科技成果转化65项。

  同时,翁源充分挖掘兰花文化内涵,开发了服装设计、工艺品设计、生活用品等一系列兰花文创产品。

  当前,翁源县以农业AI赋能兰花产业,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兰花种业科研中心、兰花数字化交易中心和兰花文化体验基地。

  同时,翁源水墨桃花节、翁源三华李旅游文化节、翁源九仙桃文旅音乐节等活动的开展持续擦亮翁源农文旅融合品牌。

  一季度,翁源县接待游客超3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1亿元。接下来,翁源县将抓好旅游集散中心、创客艺术交流中心等7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其中,嘉华美泉谷、希尔顿酒店、格兰云天·阅酒店、龙泰翁山源温泉度假村4个项目预计今年内试营业。

  驱车经过京港澳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翁城出入口,沿途两公里种有400棵樱花树,一路繁花,满目春色。

  翁源县位于韶关市南部,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境内京港澳、武深、汕昆和韶新四条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形成“三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6.7公里,设有11个高速出入口,县内里程比全省县域平均数高出约60%。

  4月17—18日,广东省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现场推进会在翁源县召开。此前,翁源县已完成境内11个高速出入口及连接线公里的绿化提升,新增植树18349棵,打造高速出入口绿化景观节点4处。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林飞鸣在讲话中表示:“韶关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一抓到底,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打造,是全省第一个完成在役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工作的地市,充足表现了地方主导、公路配合、路地同抓共管这一路地协作新模式的强大合力。翁源县把常态化路域环境整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全力推动全县11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花小钱办大事”,是翁源在推动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工作中的突出亮点,为该项工作推进提供了优秀经验。

  “比如G220线线原有绿化情况良好,我们选取‘小胸径’乡土树种樟树、秋枫等进行补种,大幅度的降低了苗木成本和实施工程的成本。”翁源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龙仙东出口,则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进行造景,直接减少取土成本。而针对官渡出口黄土区,我们采取‘铺绿网+撒格桑花种子’模式,增绿增色的同时降低了绿化成本。”

  不仅要一域美,更要全域美。今年以来,翁源县大力开展植绿增绿,计划在各村“四旁”“五边”植树13.42万棵,目前已植树16.36万棵,完成率达121.90%;建设“四小园”795个、美丽庭院846户,营建“先锋林”“人才林”“企业林”等主题林369片。

  从3月10日至6月20日,翁源在全县开展绿美乡村“百日攻坚十大行动”,系列植树活动赢得众多村民点赞。

  从公路到农村,从绿向美、串珠成链,是翁源推进生态建设的内在逻辑。翁源县将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和乡村产业振兴项目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一路通、百业兴”带动效应。如省道245连通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珍珠村、翁源兰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线铺设沥青路,沿途公共设施齐全,种植有紫薇、秋枫、红花檵木等多个树种,串珠成链形成10公里“兰乡古韵”廊线,有效赋能特色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城乡美起来,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筋骨皮”。除了开展植绿增绿活动,翁源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统筹农村里的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致力于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