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盆栽

国土绿化行动暨森林河南建设现场会在洛阳召开

时间:2024-04-30 21:53:57 来源:小型盆栽

  3月8日,省林业局在洛阳组织召开国土绿化行动暨森林河南建设现场会,以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推进会精神及国务院和省政府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相关规定,推动2021年全省国土绿化工作。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生态科(造林科、营林站)科(站)长,省林业局办公室、生态建设修复处、规划财务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种苗站、省退耕中心、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议代表现场观摩洛阳市沿黄生态廊道绿化、黄河一支流伊洛河绿化、森林乡村、森林特色小镇、农田林网、矿山植被修复、废弃地利用、山区困难地造林等生态建设成效,洛阳、开封、新乡、南阳、信阳、驻马店市介绍工作经验。

  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原永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师永全主持会议并通报相关情况,洛阳市副市长王军在会上致词。

  会议指出,去冬今春,全省科学谋划,精心实施,全力推动国土绿化,截至目前全省249万亩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完成过半。突出表现在各地借势借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在服务大局中推进国土绿化,发挥林业综合效益,聚焦重大战略有了新成效;严格按照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加强源头防范,精准编制2021年度营造林计划,严守耕地红线,深挖潜力有了新突破;强化造林作业设计方案编制、树种结构调整,坚持精准造林、精细化管理,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升造林质量,工作质量有了新提升。

  原永胜说,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河南,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强省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全省林业系统要从更高的站位、用更宽的视野、以更大的格局认识把握国土绿化工作,确保方向不偏、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真正把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原永胜强调,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完成好年度造林任务,对2021年以及“十四五”林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省林业系统要保持去冬今春国土绿化的良好态势,通过学习借鉴,自我加压、再接再厉,抢抓有利时机,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为此,一要抢抓时机,确保完成任务。要抓住有限的造林时节,快速行动,全面推进,采取机械化栽植、专业队栽植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春季造林绿化进度。豫北太行山区,要抢抓有效降水时机,适时开展雨季造林;二要精准施策,全面提升质量。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差别化、精细化管理,严格依规造林。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适地适树、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三要示范带动,发挥综合效益。要注重树立样板,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实现造林绿化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精心谋划,强化保障,发挥效益;四要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活力。要全面推行林长制,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实现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要做好部门协调,创新义务植树形式载体,创新和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尽快建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使公民通过网络,实现8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各地都要建成1处线下义务植树基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的动力和热情。

  原永胜指出,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我省近期天干物燥、气温回升,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各地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严格火源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队伍靠前驻防,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坚决不给工作大局添乱。

  3月8日召开的国土绿化行动暨森林河南建设现场会,共安排宜阳、孟津、偃师造林现场观摩点7个,涵盖沿黄生态廊道绿化、黄河一级支流伊洛河绿化、森林乡村、森林特色小镇、农田林网、矿区植被修复、废弃地利用、山区困难地造林等生态建设修复类型。观摩过程中,与会代表深受震撼。大家一致认为,洛阳市委市政府对国土绿化工作高度重视、推动有力,国土绿化增量可观、规模宏大、质量很高。

  观摩点一:宜阳县锦屏山困难地造林。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东部,面积2.5万亩,绝大多数为荒山荒坡。自2014年起,宜阳县在这里持续开展困难地造林,先后植树182万株,绿化25道沟、13道岭、29个山头。山顶、山脊、山坡以不同树种丰富搭配,建成了一片富有魅力的集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教育、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观摩点二:宜阳县苗湾村森林乡村建设。2019年以来,苗湾村聘请专家编制高水平绿地系统规划,坚持“见缝插绿拆危植绿、规划建绿”,充分利用废弃坑塘、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小块闲置地、路旁沟渠边开展绿化花化果化,栽植石榴等树种33个,构建乔、灌、草、花、果合理布局,带、网、片、点、景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景随路移的森林村格局,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广大村民真正享受到了森林生态红利。

  观摩点三:宜阳县莲庄森林旅游特色小镇。近年来,莲庄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二横三纵”廊道绿化,栽植百日红、金叶榆、金枝槐、雪松等树种1.5万株,绿化廊道200亩;建立苗木花卉产业基地300亩,栽植金枝槐、油松、白皮松5万余株;开展荒山荒地造林,栽植侧柏、山杏等3.3万株,造林300亩;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种植花椒450亩。全镇林木覆盖率由2016年的35%提高到目前的60%。该镇还投资1亿元,建设占地1300亩的七彩花海,成为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于一体的四季休闲农业乡村游景区。开园以来,共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创收8000余万元。

  观摩点四:孟津县沿黄生态道建设。孟津县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扎实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围绕126公里新建的沿黄亲水通道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廊道每侧绿化宽度5米,按三行树栽种,植物配置上采用金丝垂柳、黄金槐、雪松、紫薇、樱花、红叶石楠球、南天竹等常绿与落叶彩叶混交、乔木与花灌木地被立体栽植。同时,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在道路北侧至黄河河道非基本农田内营造楸树、栾树、柳树、银杏、香花槐、金叶复叶槭等片林4200亩,在孟津全段建成集观赏游玩与生态防护功能为一体的景观长廊。

  观摩点五:偃师市高龙镇农田林网建设。去冬今春,在高龙、郜寨、郭屯、姫桥等村集中连片实施农田林网提升工程。为严格落实国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结合地形地貌,遵循“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原则,沿生产路路肩两侧各栽植1-2行泡桐、楸树等窄冠、根深、生长迅速、防护效能好的高大乔木,并对原有林网缺株断档地段进行补植。对大于300亩的网格进行林带加密,共新建提升农田林网1000亩。

  观摩点六:偃师市伊洛河河道绿化建设。伊河、洛河贯穿偃师市东西全境。为打造黄河生态廊道一级支流伊洛河百公里生态廊道,偃师市2019年以来完成堤防加固36公里及30米宽背水坡建设,先后投资8800万元在洛河南岸及伊河北岸26公里开展河道防护林带绿化。2020年冬季以来,已累计完成绿化100万平方米,种植各种全冠乔木15万株。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绿化,行道树主要选用国槐、栾树、白蜡、楸树等乡土树种,堤坡绿化主要选用紫叶李、金叶复叶械、雪松、大叶女贞等常绿和彩叶树种,不同树种相互搭配,将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

  观摩点七:偃师首阳山矿区植被修复及废弃地利用。首阳山原为采矿后废弃地,因植被破坏,长期山体,水土流失严重,逐步成为撂荒地、废弃地和附近村庄倾倒垃圾的场所。2018年以来,偃师市先后投资1.8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造林绿化。在南大门建起了绿地广场,在南门和山体之间高规格绿化,在南坡采矿废弃区恢复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坚持少硬化、多绿化、种乔木、植大树,实现了高大乔木、常绿树、彩叶树、花灌木相互映衬点缀。特别是南坡石质山地,采用鱼鱗坑、水平带整地,在保留原生植被基础上,共种植侧柏、油松、白皮松、山桃、山杏、黄连木、黄栌等2000余亩、27万余株。如今,首阳山逐步成为一处汉风浓郁、森林密布、山花烂漫、丰富多彩的郊野森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