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动态

【48812】红叶石楠映古驿

时间:2024-06-17 06:42:01 来源:咨询动态

  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古诗。辛丑年清明节前后几天,鄂东春雨霏霏,好在现在无论是城里人或乡下人,撑伞远足的少了,多是搭车代步。

  清明假日的前一天,我应黄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国平的主张,实地看看该县工业复兴和村容村貌。

  年青赋有奋发向上的停前镇项宋芳镇长邀我同乘一辆车。从镇委会到童寨村的公路两旁,似花似树的红叶石楠景象树,一棵棵高举着赤色的火把,在我眼前接连闪现,那上半部鲜红的嫩叶,像火把也像红花,美轮美奂。

  红叶石楠多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象作用美丽。红叶石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

  中心确认的村庄复兴策略,触动着各地村镇的领头人。用古驿停前镇委书记於小平的话来说,村庄复兴首先是工业复兴,不然没有造血功用,而工业复兴得引入能人。

  笔者和项镇长穿过红叶石楠拥吻的长廊,到能人治村的两个典型村——蒋冲村和潘家河村。前者引入浙江安吉白茶能人,在蒋冲村成立博禾生态园,安排乡民遍种茶叶,开展茶叶加工,打造黄梅黄茶、白茶和绿茶品牌,搞活了一方经济。后者潘家河村,2019引入“80后”在外创业成了气候的年青能人潘正盛回乡。他任该村村委会主任仅一年多时刻,就把软弱涣散村逐步变为另一副光景:房子外墙被一致美化,路灯照亮簇新的水泥路,废物山变身绿化带,臭水沟成为清水塘,荒山变成柑橘园……

  能人治村,犹如激活一池原没有涟漪之水,带来联动效应。坐落鄂皖接壤的界岭村领导班子也坐不住了,正在考虑使用地处两省接壤的区位优势,除开展种养业外,拟联手对面的二郎河界岭打造“十里观景长廊”的旅行品牌。

  界岭村原叫铁铺村,因上世纪60年代前,有几家生意不错的铁匠铺,专为鄂皖接壤的用户打造刀具、耕具之类。到80年代,铁铺村改为界岭村,大略是因为所在方位在安徽宿松县二郎河镇与湖北黄梅县停前镇之间的接壤处之故。其实,鄂皖接壤并没有被什么岭所隔,仅仅铁铺北面有一处山岭罢了。这是大别山的余脉,战争年代曾有八路军、新四军及游击队出没山林,屡次突击敌人,发明了许多英豪的神话。

  鄂东界岭乡民与皖界二郎河界岭的乡民比邻而居,鸡犬相闻。他们之间常常过界交易,互通有无,做些生意,共享特征文明,方便了各自的日子。每到节假日,皖界二郎河的居民,常常过界到黄梅戏的故土观摩黄梅戏,或请黄梅县的戏班子到二郎河唱戏助兴……界岭一带古往今来,有许多传说,将这些传说融入十里长廊,是不错的构思,但我想,鄂皖界岭乡民不日打造“十里观景长廊”,大略依然少不了红叶石楠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