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81)经济管理学院:邂逅跳马镇双园区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时间:2025-08-20 14:34:15 来源:咨询动态
在这个炽热的七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研究生“三下乡”实践团踏上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与乡村振兴使命的旅程。他们走进风景如画的跳马镇,轻轻叩开育景园与中全花园的大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触摸到了花卉产业蓬勃生长的脉搏,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步入育景园,仿佛踏入了一个植物的王国。这里,300亩的园林里,200多个品种的植物竞相生长,从常见的香樟、桂花,到珍稀的造型罗汉松、红叶石楠,它们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育景园,大家围在老板身边,听他自豪的介绍,这些苗木经过精心培育,远销各地,成为城市绿化、小区景观建设的优选材料。并且随着时下人们对绿化逐渐重视,苗木市场需求在增长,同时还与时俱进,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app进行宣传、直播带货,扩大知名度,扩展销路。
然而,他也坦言了苗木产业正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市场波动大,价格忽高忽低,有时候前一年还很畅销的品种,第二年就可能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其次是运输问题,特别是长途运输,损耗率能达到 10% 以上,且运输成本高;最后,产品培育时间长,需要的是从业者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在育景园,同学们围着技术员进行讨论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还有同学体验灌溉、种树甚至修剪树苗。“十年培育期,意味着十年的资金沉淀与市场风险。以前只知‘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如今才懂,这背后还有着沉甸甸的产业责任。”为了给乡村振兴出自己的一份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及知识一同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并给出如下建议:1.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机制,联合行业协会、农业部门搭建苗木供需信息平台,实时发布各品种种植面数据,帮助从业者科学判断市场,避免盲目跟风种植。2.保险保障降低损耗风险,推动保险公司开发专门的苗木运输保险产品,对运送过程中的损耗进行赔偿。
中全花园,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多肉天堂,成千上万的多肉植物在此绽放独特魅力,再加上与生态园区巧妙结合的龙虾钓场,成为亲子活动的绝佳去处,宛如一个交织着自然与欢乐的童线
走进中全花园,同学们被形态各异的植株牢牢吸引,有人蹲在多肉景观墙前,逐一辨认标签上的品种名称;有人注意到陈列的细节——平价多肉摆在入口处引流,稀有品种放在展区深处提升溢价,忍不住感叹:“连摆放都是经营策略,把‘观赏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负责人更是热情地带着大家参观各个区域,并坦言,以多肉植物为主打,结合龙虾钓场的产业模式,这些年发展挺快的,尤其是受到了很多多肉爱好者和家庭的喜爱,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起来不错。
他也提到了发展中的困难:“首先是多肉培育技术方面的要求高,不同品种对光照、温度、湿度的需求差异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徒长、腐烂等问题,而且优质品种的引进成本高。其次是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现在做多肉种植和销售的慢慢的变多,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被压缩。还有就是龙虾钓场的季节性影响大,夏天很火爆,但到了冬天,游客就会减少很多,如何平衡不同季节的经营是个难题。
在中全花园,同学们通过负责人分享的花园发展故事与产业拓展经验,发现了“农业+旅游”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给出如下建议:1.强化品牌与场景营销,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多肉培育过程、品种特色,打造个人IP或品牌形象;开展线验活动,增强客户粘性。2.走差异化路线,细分市场需求,专注特色品类,打造“专精特”标签;在包装和附加服务上下功夫,提升产品附加值。
通过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团队不仅亲眼见证了乡村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在理论层面有了深刻收获,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支撑,而特色产业的发展又需要科学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的多轮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