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第60届世界规划大会上举办可持续的历史遗产特别会议
时间:2025-01-02 02:59:52 来源:行业咨询
在意大利锡耶纳举行的第60届世界规划大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于10月9日上午举办了“可持续的历史遗产:致敬过去,创新未来”中国专场特别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江苏、广州和各高校的专家分享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
![]()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全世界城市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国家。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人类历史的持久见证,囊括了超越时间的宝贵叙事、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保护这些无法替代的资产,使其焕发活力,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加迫切。本次特别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在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
特别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俊宴,学会理事、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李翅,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丁寿颐,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宿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进帅等专家分别在会上做主旨报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彼得罗·埃利塞到场致辞,副主席罗尔夫·舒特、阿里·艾洛夫等境外专家和来自国内有关机构的50多位同行参加了会议。
![]()
石晓冬院长做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报告,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基本情况,从北京中轴线的区域选址、规划格局、功能传统、建筑美学等方面阐述了其遗产价值特征,并从中轴线的整体保护、遗产价值传承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经验分享。
![]()
杨俊宴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虚实互鉴:探索数字技术用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再生和场景再现”,针对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中的现实难题、行业痛点与科学问题,提出虚实互鉴的解决思路,介绍了包括数字化全息采集、三维沙盘智能引擎、空间效能智能分析和虚实互鉴类型指南在内的整体技术流程。
![]()
丁寿颐院长以“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广州实践”为题,介绍了广州泮塘五约和 T.I.T创意园的案例,提出要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以用促保,全方位融入发展,坚持共同缔造,全社会共襄保护盛举。
![]()
张进帅副总经理围绕“‘片段式保护’到‘系统性传承’ ——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思考”的主题,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要从“片段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静态的“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将文化遗产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
![]()
学会理事、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李翅教授分享了“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保护和发展”的案例,认为历史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呈现出一体化、动态化和系统化的趋势,提高对文化遗产的景观价值、保护方式和利用策略的认识将逐步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专家们围绕如何平衡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系、遗产保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非消极作用、全社会热情参加遗产保护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的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现场互动。
本次特别会议的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为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国际动态 第60届世界规划大会在意大利锡耶纳举办,中国元素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
国际动态 来自巴西的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女士当选联合国人居署新一届执行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