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绿植

家長稱課本打桂花配圖有誤媒體擬邀小學生體驗

时间:2025-01-08 04:15:02 来源:大中型绿植

  杭州滿覺隴桂農老唐昨日發音讯到錢報微信訂閱號西湖曉蠻腰:“西湖曉蠻腰啊,小學五年級課文《桂花雨》文字沒問題,不過配圖有一點點問題啊……”老唐說,插圖裡打桂花的辦法,有點點粗犷,并且桂花最终都跌落到塵土裡,不能吃了。

  錢報記者聯系了西湖景區農家茶樓協會會長胡公仰(滿覺隴村書記)和協會秘書長駱菊梅,他們马上發出一個邀請:“趕緊邀請杭州城裡的伢兒來村裡,到桂花林中去,體驗真实的打桂花,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必定能有自己的發現。”

  翻開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公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31頁,矮小的村屋前方,一株桂樹結了滿樹金花,兩隻母雞帶著3隻“小絨球”啄米。紅衣小姑娘和圍裙媽媽面對面,抱著桂花樹粗粗的樹干,搖啊搖……

  這張插圖配的是第七課《桂花雨》,講的是作者兒時往事——台風之前,桂農母親搶收桂花,陣陣桂花雨落,最终作者舉家遷來杭州,“杭州有一處小山,满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裡”……

  作者筆下的小山,想必便是滿覺隴。滿覺隴乡民老唐認為,課文文字的問題倒不大:“我女兒正在讀小學,她看到圖后問我,我們村都是‘打桂花’,課文裡頭,怎麼是‘搖桂花’?”

  翻開課文第32頁,文中寫道:“……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老唐認為,小孩抱著樹干算是游玩,“說課文的文字自身必定錯,倒也不必定。”

  可是,老唐認為,課文的配圖還是有一點點問題:“雖然也能够了解成是孩子和媽媽正在游玩,但難免讓學生們誤解,桂花是這樣收的。”

  課文插圖中,小朋友和大人抱著桂花樹粗粗的樹干搖啊搖,地面上也並沒有鋪跟樹冠一樣面積的紗帳。

  老唐說:“其實桂花是比較難搖下來的,并且這樣操作會傷害桂花樹﹔你再想想落到泥地裡的桂花,臟兮兮,還怎麼去做成糖桂花呢?”

  現實日子裡的桂花是靠“敲”的,過程是這樣的:滿覺隴桂花農都是在清晨將至、天黑黑的時候,至少3人結成一隊,扛著寬約3米,長約六七米的“紗帳”,背著2人高的長竹竿上山,一人运用長長的竹竿,輕輕敲樹枝,别的兩個人撐開紗帳,在樹下接桂花……請留意,是“敲”字,桂花樹,在滿覺隴是傳代的財富,桂農們都很爱惜,舍不得大力地打,否则枝條简单折斷受傷、影響產量,所以,就更別提是像課文插圖中那樣子地搖樹干啦,還不把桂農們疼爱壞了。

  這個紗帳比平時在家用的蚊帳厚那麼一點點,兩端用竹竿固定,简单操纵。依照擁有桂樹數量的不同,滿覺隴每戶桂農家裡,都有1~3個這樣的大紗帳。

  天快亮的時候,桂花也打得差不多了,紗帳卷卷攏,樹枝雜草抖抖掉,香噴桂花就干淨淨地帶回家,桂花農歡樂收工。

  就算課文配圖沒有絲毫失誤,畢竟搖桂花比打桂花文藝多了,但杭州的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呢?

  所以呢,錢報小記计划邀請杭城五年級小學生去滿覺隴現場體驗打桂花,算是“須知此事要实践”,孩子們能够了解一下日子,再看看課文配圖,有點自己的感触!

  初定9月28日或29日,隻要天公作美,就邀請微友們前往滿覺隴,摸摸竹竿、捧捧紗帳,打桂花去。

  屆時微信訂閱號“西湖曉蠻腰”將提早1天告诉時間地點,不限名額,不需報名,自行前往,滿覺隴村會组织乡民帶隊,錢報工作人員也將隨行服務。(本報首席記者 楊曉政 本報實習生 陳欣)

  建設新式司令機關李克強頒發任指令香港工商業界訪京團校長閱兵打車最貴城市26省份調整省委常委失聯副市長孩子出國基層公務員晒工資台灣羈押一廈門官員收銀員吞600萬公款央視記者被毆打男人開飛機去農家樂習秋實之旅李克強鼓勵直來直去李雙江入院